[返回杂论闲侃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戴祖家风贯古今 (下篇)
送交者: Songhua[☆★★声望品衔11★★☆] 于 2021-03-07 10:57 已读 1834 次 11 赞  

Songhua的个人频道

接续上篇: 6park.com

https://club.6parkbbs.com/pk/index.php?app=forum&act=threadview&tid=14421926 6park.com

族谱序自开篇托古简述“戴”姓渊源以后,进入正题。第三段详细记录了高祖诚公五兄弟的搬迁历史。从山西,到南京,再北返。那留守故里的谂.志二公应该还在山西。其他三兄弟在永乐元年(癸未,1403)短暂回山西之后,第二年,永乐二年(甲申,1404)再度搬家到河北青邑(今青县)。然后,高叔祖谐公又在永乐五年(丁亥,1407)分流到保定。剩下的长兄(高祖诚公)和幼弟(高叔祖信公)在青邑,今天大致的河北省沧州地区青县,生根发芽,开枝散叶,一直没有分开,还合宗修谱。 6park.com

前面提到,戴氏高祖诚公是明朝初期燕王靖难的历史亲历者和见证人。从这篇族谱序的简介中还可以推测一些有趣的内幕。 6park.com

首先是燕王靖难的大背景。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后成祖(太宗),起兵靖难推翻侄子建文皇帝朱允炆。虽然高举“靖难、清君侧”的旗号,开始阶段就是叛乱。但是他运气好,虽几经周折,终于打进南京城,坐上了皇帝宝座。胜利者是不受指责的,也掌握了话语权,所以后来明成祖永乐大帝就从开始的反面叛乱头目变成了至尊的皇帝。 6park.com

读这篇戴氏族谱序,就产生了一个好奇的问题。戴氏高祖诚公的政治立场在哪边? 6park.com

从族谱序字里行间的意思猜测,高祖诚公开始似乎是站队支持建文皇帝的。在族谱序里对明成祖永乐大帝直呼其名朱棣是一个旁证。还有,建文元年(已卯,1399),高祖诚公从山西老家迁居南京二狼岗,和燕王出镇北平的运动方向相反,好像高祖诚公并非燕王的部属,而是被建文皇帝调动到南京一代驻防。 6park.com

当然,尽管高祖诚公是原来的建文一派,他也应该是奉命行事,毕竟建文有四年名正言顺的领导职务。而且,燕王靖难再登基改元,高祖诚公并未顽抗到底。对此,永乐皇帝也没有追究。永乐登基,还是要团结大多数,只有几个特别不听话的,被杀一儆百示众,如诛方孝儒十族,杀铁铉立威。泄愤之外,更在于吓唬人。但是对戴氏高祖诚公这样的基层干部,还是要笼络,能用则用。这也许是永乐大帝的聪明之处。 6park.com

高祖诚公再次北返,就是服从永乐皇帝的调遣,为天子戍边保驾护航。然后,就是族谱序里精彩的和诏书人闫成章的对话。 6park.com

这场对话,族谱序描写得栩栩如生,非常有画面感和现场感,而且,还有特别新奇的地方。 6park.com

平常,我们看电影、电视剧,传圣旨的官宦往往趾高气昂,排闼直入,在接旨人跪下以后,高声宣读。当然,圣旨读完,接旨人必然要对传旨人有所招待。不过,那段吃喝往往略而不提。好像如今的新闻报导外交国宴,只播出宴会开始时的领导讲话,后来坐下开嚼就不公布了。 6park.com

可是这篇独特的戴氏族谱序与众不同,先细写了诏书人闫成章和高祖诚公的吃喝对话。这就有意思了。细读之下,似乎是永乐皇帝对高祖诚公还是不放心,派诏书人闫成章来试探考察,那闫成章就好像如今的中央巡视组成员。 6park.com

一番对话,高祖诚公把闫成章说服了。高祖诚公在名、利之间的“欲利”选择和随后对“利”的解释,既坦诚务实,也是表明态度,不论是谁当皇帝,戴氏高祖诚公都会忠君利民。 6park.com

具体的警句如:“上不欺君下不殃民”,“侍君王而致于身,爱庶民而致于心,孝父母而竭于力”,等等。 6park.com

这些话的言外之意是,高祖诚公过去站队建文,是因为当时建文在位,现在既然永乐成正宗皇帝,那自然还是听当今天子的命令。忠君的态度,是始终如一的。 6park.com

在中国古代,儒家礼教,重农抑商,在社会上形成一股耻于言利的压力,大家都不太敢公然谈钱。而高祖诚公在和诏书人的对话中,坦言“欲利”,语出惊人,然后又对“利”作深入剖析解释,这样的态度,是大勇,也是大智。 6park.com

如此,测试过关,然后诏书人闫成章也放心了,谈完话才拿出圣旨封官,还写诗相赠。高祖诚公并未深用心机,见风使舵,完全是直抒本心,以坦诚获得了信任。 6park.com

明朝的卫所制度是非常有特色也非常复杂的军民结合系统,我个人对之只了解一点皮毛。有许多专家对明卫所制度有精深的研究,比如明史大家顾诚先生。 6park.com

“彭城卫”在现河北青县,靠近帝京,所以永乐皇帝必然要对近身边的干部考察一番,放心人才敢用。高祖诚公这个“彭城卫管屯指挥”应该有正三品武职,不算低。特别加“管屯”两字,应该是主要负责彭城卫的农业生产,好比现在的生产建设兵团总指挥或者司令员(也可以调侃成明朝的“知青点”主要领导)。 6park.com

我在网上查到一篇文章《明代彭城卫考》。引用一段: 6park.com

“《明史 志第六十六  兵二卫所  班军》:明初“置彭城卫,属北京都司京卫但非亲军而不隶都督府,后上北平三卫,改为常山中护卫,宣德初复为本卫,改为亲军,又并河南三护卫多余官军于彭城卫。”永乐“十八年,北京建,在南诸卫多北调。”” 6park.com

永乐大帝正式迁都北京是在十八年(1420),但是如此大工程是要有一个过程的。从永乐登基之初,就开始安排筹备。高祖诚公在永乐二年(1402)调到彭城卫(河北青邑),正是一系列系统的迁都工程的前期一部分。也可见,高祖诚公不仅是靖难的历史见证人,也是迁都北京,天子戍边的历史见证人。 6park.com

根据这篇彭城卫的考证文章,在永乐二年(甲申,1404),和戴氏高祖诚公前后同期,有一位马仲良,是跟随永乐皇帝的部下,也担任过彭城卫指挥。巧了,这位马仲良,是回民,其马氏家族,历史悠久。在永乐年间,回民的出路很广,著名的下西洋三宝太监郑和,也是回民。 6park.com

那么,高祖母马氏(高祖诚公原配夫人)是否和同在彭城卫的马指挥家沾亲?

评分完成:已经给 Songhua 加上 200 银元!

喜欢Songhua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Songhua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杂论闲侃首页]
Songhua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