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古蜀国当真“不晓文字,未有礼乐”吗,其实这个结论太武断
送交者: 浩瀚宇宙[★★★★✦★★★★] 于 2021-04-17 8:48 已读 864 次  

浩瀚宇宙的个人频道

西汉史学家曾经以“不晓文字,未有礼乐”来描述古蜀国,用来描述古蜀人的蒙昧。但该种说法已只是说对了一半,至于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蜀道难》一篇中写道:“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用以描绘古蜀国神秘的历史。“蚕丛”及“鱼凫”都是古蜀国著名的君王,在古籍记载中,中原王朝曾将此二人描绘为明君,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二人在执政期间一直与中原王朝存在国际联系,双方之间没有战争、没有滋扰,取而代之的则是和平与自由贸易。


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古代,古蜀人依据天然的地理优势,在四川地区建立国家,并积极带领古蜀人民发展生产,创造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辉煌,以至于中原王朝的史学家们都不得不大费笔墨,在书中描绘古蜀人的生活场景。

西汉文学家杨雄曾在著作《蜀王本纪》中详细介绍了古蜀国,他的记载多是借鉴于史书,以及同僚、民间对古蜀国的印象。从整本书的言语构成来看,杨雄对于古蜀国仍保持着欣赏的态度,但却也不乏存在一个“万邦强国”对周围小国自上而下俯视的偏见,书中的一句话最能体现这一点。 6park.com


杨雄写道:“从开明已上至蚕丛,积三万四千岁……不晓文字,未有礼乐”。意思就是说,古蜀国从开明朝至蚕丛开国以来,国家已经经历了34000年,但为何古蜀国会灭亡呢?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字,更不懂得礼乐制度。杨雄一针见血地将古蜀国灭亡的原因点破,似乎没有留下任何的余地,但如果我们结合实际对此仔细分析,杨雄的结论似乎存在巨大的漏洞。

自1929年三星堆遗址出土后,考古工作者一直致力于三星堆遗址的发掘工作,并将遗址内出土的文物进行清理与保护,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数量巨大,种类也尤为繁杂,包括青铜器、金器、玉器、骨器、陶器等等。三星堆文物的出土,有力地证明了古蜀人创造辉煌文明的历史,也填补了我国在西南地区人类文明遗址的空白。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都刻有精美的花纹,但考古专家却惊异地发现,所有出土的文物之上,居然都没有文字,即使是最简单的象形文字也不在其列。该现象并非只出现在普通的文物中,即使是象征着国王权力的权杖,也只是刻有箭插鸟鱼的图案,并没有任何文字的迹象。众所周知,文字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它能以固定的形式将人类生产生活经验传给下一代,以此作为文明发展的动力。显然,杨雄关于古蜀人“不晓文字”的说法是对的,他们没有传授后人经验与智慧的能力,毕竟“口口相传”的经验传播效率,总是要大大低于文字信息传播的效率。


不过杨雄关于古蜀人“未有礼乐”的结论却似乎站不住脚,因为从出土证据上来看,古蜀人不仅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礼乐制度,并且更重视祭祀活动。从目前出土的文物来看,三星堆遗址并未出现一件乐器,但不能证明古蜀人没有自己的音乐,或许他们不会制作乐器,或许他们是以最原始的物品充当乐器。但已经出土的青铜大立人、青铜面具、青铜神树等,足以证明古蜀人对于神灵的崇拜,他们甚至还会采用燔燎祭的方式毁坏青铜器,用以祭祀自己信奉的鬼神。由此我们也能发现,西汉文学家杨雄“不晓文字,未有礼乐”的说法仅仅是说对了一半,因为从出土文物的类别上来看,古蜀人虽然没有文字,却通晓礼乐祭祀制度,毕竟文物是不会说谎的。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考古是一个严肃的课题,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史籍资料并不能代表全部,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参考资料:《三星堆之谜》 四川出版社出版 刘明著

喜欢浩瀚宇宙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浩瀚宇宙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