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57年罗稷南问毛主席:如果鲁迅现在还活着会怎样?主席:两种结局
送交者: kingshand[♂☆★★声望品衔12★★☆♂] 于 2022-12-05 15:13 已读 1107 次  

kingshand的个人频道

这是1957年罗稷南先生向毛主席提出的一个问题。

听到这个问题的毛主席经过深思熟虑后,回答了罗稷南先生。

“如果鲁迅先生活到现在,无非有两种结局......"

毛主席给出的两个结局,究竟是什么呢?



罗稷南先生的革命历程

罗稷南先生出生于1898年,他是福建顺宁县人。

年轻的罗稷南先生是非常勤恳好学的,中学毕业后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入到北京大学,在这里他结识到了李大钊先生等,最早接触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一批知识分子。

求学之路结束后,他回到福建担任厦门大学的教师。

由于他的性格非常开朗,语言幽默风趣,深受学生的喜爱。

而罗稷南先生也与他的学生建立了一个融洽的师生关系,可谓是:亦师亦友。

正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在北洋军阀的统治下,各个地区的百姓都深受其害,为了推翻他们的暴政,各地爆发了北伐革命。

而罗稷南也就在这时弃笔从戎,参与到了北伐战争的队伍,成为了一名政治部宣传科的科长。



其实,罗稷南并不是他最开始的名字,他的原名为陈强华,而罗稷南这个名字正是抗日战争时期所取的。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罗稷南就任十九陆军的军部秘书,在这里他结识了被誉为诗人将军的蔡廷锴。

而罗稷南全力以赴助蔡廷锴抗日,二人也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罗稷南这个名字源于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作品《唐吉诃德》中的一匹瘦马,这匹瘦马中文译名为“罗稷南特”。

而蔡廷锴将军的身形高瘦,酷似这匹瘦马的主人,恰恰对应了罗稷南是蔡廷锴冲锋上阵的“坐骑”。

蔡、罗二人并肩作战,为正义之战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罗稷南以自谦自嘲的方式取此名字,表达了他抗战到底的决心与魄力。



罗稷南曾代表过蔡廷锴将军前往江西瑞金与毛主席谈话,这是二人的第一次见面。

而后双方签订了条约,蔡廷锴将军会向江西瑞金提供必要的物资,包括布匹、食用盐、以及医疗设备等,革命地区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

1934年,罗稷南先生来到上海从事翻译的工作,在当时一些革命的有志之士非常渴望读到西方作家一些反应现实、揭露社会昏暗的作品。

为此罗稷南翻译了高尔基的著作《我的童年》以及《三人行》等作品。

为了使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可以得到广泛的传播,罗稷南先生翻译了《马克思传》,该书出版后受到了广大青年的追捧,使得这些青年受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熏陶,影响深远。

殊不知,罗稷南先生翻译《马克思传》时的环境是异常艰辛的。

1937年淞沪会战结束后,上海沦陷,他知道战败只是暂时的,中国革命的火焰需要不断地燃烧。



即便是被日本兵抓捕到监狱里,他也依然坚持翻译,罗稷南先生对革命的热情可见一斑。

抗战胜利后,罗稷南先生选择继续留在上海,继续从事翻译工作。

后来,他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的理事等重要职务。

在他任职期间,一直致力于翻译的工作,并且培养翻译领域的人才,为翻译领域注入新鲜的血液,促进着新中国翻译外国文学的发展。

1957年7月7日,毛主席来到上海进行视察,他来到中苏友好大厦与上海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代表人士进行会谈,其中就包括了罗稷南先生。

在人群中毛主席发现了罗稷南先生,毛主席拉着罗稷南先生的手,表扬和感谢了罗稷南先生翻译的《马克思传》,并说道:“罗稷南先生为中国人民做了一件大好事”。

而后,在座谈后中,毛主席多次提及到了鲁迅先生:

“鲁迅的文章非常具有力量的,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彻底的唯物论者”。



就在这时,罗稷南先生也向毛主席提出了一个问题,那便是鲁迅先生今天还活着,他可能会怎么样?

正如本文开头的一幕,毛主席仔细思索后,回答了罗稷南先生:

或继续写作;或他识大体,不作声。

毛主席之所以会这样说,是因为他非常的了解鲁迅先生,他们二人之间虽未谋面,但是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思想默契,也有着很深的羁绊。

这种羁绊还要从革命时期说起...
鲁迅与毛主席

“鲁迅,中国的第一等圣人!”

这是毛主席心中的鲁迅先生。

毛主席曾经说道:

“在五四运动时期,我见过李大钊先生、胡适、陈独秀,就是没有见到鲁迅先生。”

直到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的不幸离世,二人都没有见过面,对此毛主席是非常遗憾的。

鲁迅先生与毛主席,同样都是革命家、思想家,一位是文坛泰斗、一位则是革命领袖。

二人惺惺相惜,把对方看作是知己。

毛主席认为鲁迅先生不仅文章写的非常好,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而且也是促进民族解放的中坚力量。

虽然他没有加入到中国共产党之中,但是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具有马克思主义性质的。



鲁迅先生所生活的年代,正值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时刻,中华民族的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与挑战,若是没有鲁迅等有志之士复兴中华文化,很有可能中华文化就会被全盘西化。

鲁迅先生21岁的时候奔赴日本求学,而在日本最影响鲁迅先生的是他的解剖学老师藤野严九郎。

但是,鲁迅先生在日本求学多年回到祖国后,并没有从事医疗行业,而是选择了文学。

他认为,学医只能救助中国人的身体,却救助不了他们的精神。

而鲁迅先生为了回忆他的老师,便写下了《藤野先生》这篇散文。



五四运动时期可谓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鲁迅先生不仅仅是五四运动的支持者也是思想领域的推动者,他对五四运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思想认识。

他将希望寄托于新青年的身上,将中国未来的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他认为只要中国的孩子得救了,那么中国的未来就会得救。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鲁迅先生牢牢的抓住一个问题,那便是——“人的问题”。

也就是说如何“立人”,这一直是鲁迅先生文学创作的核心。

与古代小说的不同,古代小说大多是以人物传记为主,例如:侠客之情、儿女情长等情节...

而鲁迅先生的作品则是以农民以及知识分子为题材,以真实的故事反应当时时代背景的黑暗一面。



《呐喊》、《彷徨》、《野草》、《狂人日记》...这些优秀的作品都是在五四运动时期所创作的,鲁迅先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呐喊”去唤醒国人。

重要的是,这些作品不再是文言文,而是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平民百姓也可知道其中大概的意思。

鲁迅先生的所著的《狂人日记》,揭露了“吃人”的封建迷信;

《呐喊》是鲁迅先生察觉到了中国的危机,对拯救中国的呐喊;

《药》是鲁迅先生看到百姓的思想过于落后,革命不被百姓理解而悲哀;

《伤逝》是鲁迅先生描写封建思想对青少年的迫害。

这些作品恰恰符合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反对传统的封建思想。



而毛主席真正开始接触到鲁迅先生的时候,还是因为一个人的出现,那便是冯雪峰。

1933年,冯雪峰遭到身边人的背叛来到了苏区工作,而当时的毛主席也因为党内的事情而感到心情烦闷,但是一听说冯雪峰之前是跟随鲁迅先生的,便提起了兴致。

毛主席主动找到冯雪峰,让他分享一些关于鲁迅先生的事情,二人相谈甚欢。

此后,两人只要一有闲暇时间就会促膝长谈,不过,这些话题全部都是围绕着鲁迅先生而展开的。

其中包括了关于鲁迅先生的写作和身体健康情况等事情,即便是日常的小事,毛主席也是听得津津有味。

毛主席之所以非常关注鲁迅先生,是因为鲁迅先生与中国革命的宏图伟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希望通过文学的传播,团结中华民族共同抗日,共同拯救从上到下满目疮痍的中国。



1936年是毛主席真正深入了解鲁迅的一年,这一年,鲁迅先生因为疾病去世了。

得知这个消息的毛主席非常的悲伤,而后毛主席与冯雪峰交谈时,无不怀念着鲁迅先生。

同时,毛主席也非常的遗憾,他遗憾没有机会见到鲁迅先生,他遗憾如此伟大的革命家就这样离开了。

毛主席是非常热爱读书的,他的一生之中经常与书为伴,读书经常忘了睡觉也是常有的事情,并且他十分热爱鲁迅的著作。

由于当时的环境异常的艰辛,几经周折毛主席才获得了《鲁迅全集》。



不管事务在繁忙,毛主席总是会抽出一点时间来看这本书,他之所以非常喜欢读鲁迅的书籍,是因为主席会觉得自己与鲁迅先生心意相通。

并且毛主席是非常爱惜这本书的,每当看完后他都会把书整齐的放在办公桌旁。

他夸赞鲁迅先生有着斗争精神,鲁迅先生像是黑暗中笔直的大树,不畏惧强风、认清了方向。无论多么困难都要走下去,绝不会向黑暗妥协,他将手中的笔画作利刃,刺向他所憎恨的一切。

经过长时间的阅读,毛主席逐渐的了解鲁迅先生的精神,并从中获得了重要的启发,以至于在以后的讲话、谈话以及书信中都会涉及到鲁迅先生的作品。这足以证明鲁迅先生在毛主席的心中是多么的重要。



“两种结局”

1956年,毛主席为了繁荣我国的文化事业提出了“百花争鸣、百花齐放”的双百方针。

为此毛主席便利用召开座谈会的机会,听取社会人士的各种建议,座谈会多次提及到了鲁迅先生。

毛主席希望现代的作家要将鲁迅先生作为榜样,即便是没有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背景,也要无所畏惧,敢于写作。

毛主席认为鲁迅先生是非常勇敢的,即便是现在的社会,鲁迅也一定有话要讲,并且敢讲出来。

这是其一的一种结局。



其二,识大体不作声。

毛主席回答的两种结局的时间是1957年,这个时期与鲁迅先生所处的时期大不相同。

旧社会时期,鲁迅的作品主要是通过农民以及知识分子来表现社会的黑暗一面,鲁迅先生没有参加过农民的革命,便忽略了农民身上的英勇斗争的精神品质。

而这种结局也只不过是毛主席的一种设想,仅此而已。

这是因为凭借着鲁迅先生的勇敢无畏的精神,一定会坚持写下去,毛主席相信自己的判断,也相信着鲁迅先生,是具有着浓厚的感情色彩的。

毛主席晚年的时候,即便是身体健康情况很不好,他也会每天坚持读鲁迅先生的著作,不分昼夜。

甚至有的时候,还会用笔在书上做标记,这是他晚年读书的一种习惯。读过几次就会标记几次,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悟。



由此可见,毛主席对鲁迅先生的真挚的感情,以及他锲而不舍的读书精神。

这两位伟人的神往,一切的一切都是源于他们对革命理想信念的追求。
结语

鲁迅先生对“路”有着很好的诠释,他说道:“所谓路,便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走出的,是从荆棘丛生的地方开辟出的”。

而毛主席很好的实践了这样一条路,他带领着中国人民开创了一条只属于中国革命的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路。

正是这样的路,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而这正是两个人思想共鸣的最好证据。 6park.com

来源:全民历史观
喜欢kingshand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kingshand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