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经济观察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无聊思考中国人口问题如何破解?(2):生娃的悖论
送交者: wuneng2001[♂☆★声望品衔8★☆♂] 于 2022-01-16 0:41 已读 1518 次 1 赞  

wuneng2001的个人频道

1.国家的悖论:人口压力与人口需求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却人均匮乏的超大国家,各种各样的不均衡是普遍问题。

一二线城市纷纷出台抢人大战,门槛不断降低,因为没有不断涌出的年轻大学生,哪里来的产业发展、税收、地产收入?

而中西部345线城市,就业岗位缺乏,小农业出产不足,一般戏称小县城就3个职业:公务员、医生、教师;增长的人口就是千千万万增长的嘴与财政负担。没有产业支撑,空有人口的城市就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城市:青壮年人口流失,城镇仅余财政转移负担的公务员及相关的三产服务业,农村以老年妇女留守儿童为主。

中国价格低廉的工业制造品竞争力主要来自所谓的“人口红利”,这个红利不仅仅是工资便宜、有一定教育程度、素质良好的劳动力大军,更重要的是因为这些便宜的“农民工”工资往往不包含养老、子女抚养教育等中长期社会基础福利成本,这些成本实际依靠劳动力所在的偏远县政府最终承担,是沿海发达地区对中西部地区另一种看不见的“红利抽取”;这也是为什么仅仅要求缴纳社保,就让一大批加工业老板痛不欲生,无他,利润关键来于吃“制度性的人口红利”,没有技术管理优势与创新的他们跟挖矿一样,吃的就是社会资源。

以深圳为代表的发达城市,被比喻像一个渣男,要你的青春与热血,却通过高房价等因素不要你的未来;吸纳大量青年高素质劳动力,很少容纳这些逐年老去的劳动力群体。妥妥的人口资源抽血。

幸好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讲究的是一个全国一盘棋,近年来对落后地区的财政转移较强,结合中西部建设,有力地提升了落后地区的基础建设与社会基础福利水平。

所以从国家全局、甚至是国际区域看,工业化社会人口作为极重要的资源,指望一个城市全部自给自足达到平衡是很不现实的,中心城市提高科技产业生产力,偏远城镇通过财政转移提高人口生产力,也不失一种平衡。

<!--[if !supportLists]-->2.<!--[endif]-->家庭的悖论:生活幸福与压力

工业化社会下的家庭幸福与农业化社会最大的不同在哪里?工业化社会需要的是灵活的劳动力流动性,农业化社会需要的是稳定的劳动力组合,所以家庭幸福定义的关键不同是:工业化社会是基于个人幸福之上的两人感情,农业化社会是基于社群幸福之上的家庭和睦;用现代化的语言说,现代家庭幸福是原子化的,农业社会的家庭幸福是网络化的。

所以进入工业化社会的中国家庭,特别是中心城市的家庭,虽然重视子女教育,但家庭幸福的核心因素都是两个人的精神与经济交流问题,家庭传承、子女孝顺排在后面,有孩子很好,没有也是很好的选择,子女更多是一种义务与负担。较落后,或思想传统的区域,重视宗亲家族的家族,才特别重视生男子、为子女付出等问题。

当下的中国家族,特别是城市家庭面临这样一种没有答案的选择:为子女付出之多,却不能指望有什么真正的回报,以前指望养老,70后开始很少有人会指望子女围在身边,能定期探望、视频联系都算孝顺了;而不要子女,心理上却有深深的本能与传统习惯的缺失与遗憾。

养育子女的压力是目前的,60后70后为子女成长付出的代价如此之大,大批90、00后却下决心不要像父母一样辛苦要孩子了。没有子女的中老年家庭,特别是主动选择丁克的家庭,无论对外人怎样说,内心真正感觉幸福圆满的还不是多数。

面对现代化城市生存压力,传统的家庭思维被撕裂,新的家庭观念处处矛盾,中国家庭观念还在重塑过程之中。

喜欢wuneng2001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wuneng2001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经济观察首页]
wuneng2001 已标注本帖为原创内容,若需转载授权请联系网友本人。如果内容违规或侵权,请告知我们。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