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土木堡之变的幕后:一场有预谋的政变(五)
送交者: 南半球的巨蟹[★品衔R5★] 于 2019-02-23 17:07 已读 16497 次  

南半球的巨蟹的个人频道

作者:不要二分法 时间:2011-07-17 09:43 6park.com

孙太后自然有她的想法,郕王不是她的亲生儿子,将来必然不好控制。她的丈夫宣宗朱瞻基还有一个亲弟弟,便是襄王朱瞻墡,此时就封襄阳(今湖北襄樊)。孙太后想迎立朱瞻墡为帝,命人取来金符,打算派人去襄阳召襄王朱瞻墡到北京。 这位襄王朱瞻墡,为太皇太后张氏亲生,在藩王中资望最崇,素有令誉。当年他的兄长宣宗朱瞻基壮年去世,英宗即位时才九岁,据说太皇太后张氏一度有要立襄王朱瞻墡为帝的想法。至少,当时襄王朱瞻墡已经是嫡长子的身份,是大有机会的。如今,幸运再一次降临到襄王朱瞻墡头上。然而,襄王朱瞻墡却不是个贪恋名利权势的人,他接到孙太后诏书后,立即上书,请求立太子朱见深,让郕王朱祁钰监国。 到了这个地步,孙太后也没有其他办法可想了。她眼下最关心的,是儿子英宗能否安然无恙地回来。至于谁当皇帝的问题,反而在其次。就在这个时候,她听到流言,大臣要立郕王朱祁钰为帝。于是,孙太后在司礼太监金英和兴安的陪同下,召见于谦等重臣垂询。 于谦自然主张立郕王为帝,这已是经过朝议的定论。重臣们纷纷赞同于谦的意见。而孙太后并不愿意看到郕王朱祁钰当上皇帝,但她并非有主见的女人,势已如此,她也无可奈何,只好同意按群臣的意见办。 临退出前,心思缜密的于谦还提了一个旁人不敢触及的敏感话题,那就是如果英宗能够归国,会不会复位。孙太后还没有回答,司礼监宦官兴安已经抢着回答:“自然还是太上皇。”孙太后为情势所迫,只好也说:“太上皇归国,名号不变。”表示即使英宗归国,仍然只能当太上皇,不再是大明的皇帝。 九月初四,大同总兵官广宁伯刘安从大同回到京师。刘安在奏报敌情时声言,说也先愿意将妹妹嫁给英宗,与明朝结亲,还说英宗封他为侯爵。刘安立即遭到御史弹劾。兵部尚书于谦请严责大同总兵官广宁伯刘安“不分真伪,听敌诈诱”,因为刘安不顾守城重任,在大敌当前之时出城拜谒英宗皇帝。刘安被免职,关进监狱。于谦同时推荐固守大同的副总兵都督同知郭登佩征西将军印,为总兵官,镇守大同。郭登修城缮甲,迅速着手扩充军队,数年后,马至五千,精兵数万,大同兵遂为天下之最。 九月初六,钦天监选定的吉日,郕王朱祁钰即位,是为明代宗,史称景帝(明宪宗成化时追谥景皇帝,南明上庙号代宗),改元景泰,意思希望大明从此好景常在,国泰民安。并遥尊兄长英宗为太上皇,尊孙太后为上圣皇太后,尊生母贤妃吴氏为皇太后,立郕王妃汪氏为皇后,迁太上皇后钱氏别居仁寿宫,仍然立英宗长子朱见深为太子。 很明显,朱祁钰的皇位是捡来的,倘若不发生那场震动天下的“土木堡之变”,他永远没有机会登上皇位。在这样的前提下,他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时,便是以过渡性人物的身份出现的。本来绝无机会当上皇帝的朱祁钰,就这样在机缘巧合下被推上了至高无上的皇位。 [http://kksk.org/]整理,全文地址:http://kksk.org/tieku/r_29408_4.html 6park.com

解读: 这就是朱祁钰登基的过程,大家看出来没有,朱祁钰登基为皇帝,在古代,是一场废立皇帝的严重事件,历来为史书所诟病,性质和朱棣夺取侄儿朱允文皇位极其类似,甚至更为严重,却没有被史书所诟玻这是为什么?是朱祁钰篡改史书的原因?可是朱棣篡改了史书,舆论一样认为朱棣是篡位啊,况且后来明英宗复位,朱祁钰死,英宗废其帝号,毁其所营建的寿陵,景帝不是以皇帝之礼下葬,而是以藩王之礼下葬,史书和舆论也没有认为朱祁钰篡位啊?这是为什么?我认为,解开这个历史之谜的关键在于史书的书写者和舆论的控制者,明朝史书的书写者和舆论的控制者是谁?答:文官。从这个角度入手,我们试着解开这段历史背后的真相。 明代文官书写这历史明显是想掩盖某些事情的真相,当时皇帝仍在,太子仍在,而大臣们却要拥立另一个人做皇帝,这在古代宗法社会,是什么行为?谋逆!标准的谋逆!十恶不赦之罪首!朱祁钰非常清楚这一点,现在皇帝生死未卜,且有两岁幼子已为皇储,你朱祁钰不过一皇亲,若尽心竭力辅佐皇侄,是为忠贤;你若要落井下石,登鼻子上脸,事若不成定然万劫不复!所以群臣拥立朱祁钰,朱祁钰才会诚惶诚恐,惊让再三,避居□王第宅,并厉声对群臣道:“有皇太子在,卿等何敢乱法?”于是,群臣不敢再说。但《明史.于谦传》和《明英宗实录》中紧跟其后书曰:谦扬言曰:“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殿下弘济艰难以安宗社,以慰人心。”王乃受命。从字面和前后语意逻辑似乎包含一种暗示:正是于谦的“扬言”促使朱祁钰同意登基。 皇帝还没挂就敢立个新的,而且抛弃名正言顺的皇太子,另立新君,群臣的行为在古代宗法社会属于公然“谋逆”,尤其这是在明朝前期,理学昌盛的时期,性质尤为严重!可能有人会认为太子年幼,国赖长君,于谦及其一班大臣也是这么公告天下的,但仔细分析一下,这个理由根本站不住脚,中国历史上年幼的皇帝非常多,明朝当时完全可以借鉴,解决方法有四: 1、太子即位,大臣辅政,类似霍光模式 2、太子即位,太后或太皇太后摄政,历史上出现过多次 3、太子即位,摄政王主政,类似周公和多尔衮模式 4、太子即位,太后和亲王共同摄政,类似慈禧和恭亲王模式 所谓的国势紧急,危在旦夕,不得不立朱祁钰的言论纯属编造,当时明朝局势根本不危急,更不存在瓦剌威胁京师,大明危在旦夕的形势(这个问题以后的文章分析),况且,即使情况非常危急,也没必要立朱祁钰,如后来的清朝咸丰去世,形势比这时的明朝危急的多,清朝北方主力全军覆没,英法联军在北京城外虎视眈眈,南方还有太平天国、捻军起义,比明朝更需要立一个长君,但清朝却立了一个6岁的孩子当皇帝,没有立恭亲王,这是为什么? 还有南宋末年,蒙古突破长江防线,形势十分危急,但南宋大臣们依然拥立宋恭宗赵显,临安陷落后,南宋残余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连续拥立了宋度宗两个幼小的儿子为皇帝(端宗、幼主),南宋形势如此危急,南宋大臣为什么不立长君? [http://kksk.org/]整理,全文地址:http://kksk.org/tieku/r_29408_4.html 6park.com

喜欢南半球的巨蟹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南半球的巨蟹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