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土木堡之变的幕后:一场有预谋的政变(十一)
送交者: 南半球的巨蟹[★品衔R5★] 于 2019-02-23 17:28 已读 17568 次  

南半球的巨蟹的个人频道

作者:不要二分法 时间:2011-09-10 10:12 6park.com

土木之役的疑问(四)是王振怂恿皇帝亲征吗? 所有的明代史书都在土木之变这一节写明这样一句:“王振劝上亲征。”(《明通鉴》)相信,这一定是史实。由此,土木之败的罪魁就非王振莫属了。其逻辑前提可以这样解读,英宗不亲征,就不会有土木之败。 问题在于,王振为何要求英宗亲征?那么多文臣武将劝皇帝不要亲征,而英宗就是不听,偏要去玩一把,难道只因为他亲信于王振吗? 从历史史实分析来看,可以归为三个原因:一个是历史原因,一个是背景原因,一个是制度原因。 所谓历史原因源于明朝特定的历史过程,明朝把元蒙赶回沙漠,并没有完全彻底地消来元蒙的实力。明初,国家一件主要任务就是防边,防元蒙。徐达作为开国功勋,开了国而不能在首都享福,只能在荒凉的北方戍边,主要原因在于元蒙的存在,在于对方的不服气,时刻觊觎着明之中原;朱棣四次北征,最后死于征伐的路上,也是这个原因;宣宗也有一次北伐,虽无大战,也是要努力解决北方问题。作为接班人,面对元蒙遗留势力的挑战,英宗选择退守首都,按兵不动,这不合祖制,也更不合一个二十三岁年青人的作为。在《弇山堂别集》中专门列举了明几代君王亲征的过程和所立的战功。这些历史既然能被史书所载,相信,英宗更是耳熟能详。轮到自己赶上了,能不亲征吗? 二是背景原因,首先,土木之前,明军与元蒙有多次交锋,其中也有败仗,但总的来讲,还是形势占优。特别是心理优势占优,这可以从正统十四年,朝廷给达达可汗的一封国书中可以窥见。 “故妄启事端以沮怀和好,虽天鉴在上,终必不容。而祸及生灵,虽悔亦晚。可汗尤须洞察奸情,毋听欺诳,用保和好于长久。” (《英宗实录》)这话是很有分量的,你要是挑衅,我就会收拾你。如果没有国力优势在先,这样的话是说不出来的。其次,正统后期,明朝四处作战,主要平定了云南、福建的叛乱,依靠的力量主要就是京军。虽然,这两处都是“小乱”,但是平定之功,还是让人充满自信的。 三是制度原因。明朝的军制是整个军队内体系重多,你管不了我,我也管不了你,各兵种之间也互不搭界。上卫亲军与野战军互不相属,野战军内部还要划成五个部分。小战役,可以集中派遣一支部队应战。而如对北方的大战役,需要动员举国之力,这个时候,请问哪一个大臣能指挥得动如此庞大的一个体系?就连兵部,也对军队没有直接的指挥权。《春明梦余录》有言:“兵部掌兵政;而统军旅,专征伐,则归之五军都督府。兵部有出兵之令,而无统兵之权;五军有统兵之权,而无出兵之令。至将属于五府,而兵又总于京营。合之则呼吸相通,分之则犬牙相制。”另外,班军制是明军主力的构成,士兵一年一轮换,相互间也缺少配合与默契。这样一支队伍,你能够让谁来指挥呢?恐怕也只有皇帝一个人了,这也是明朝从永乐开始,皇帝亲征并用太监监军的原因。因为,只有太监是代表皇帝的,如钦差一样。太监如果分量不够了,那就只能是皇帝自己上了。 由上可知,土木之役不打则已,要打,英宗亲征是无法避免的。不用王振劝,他也会动手。我们设想,英宗没有出征,换任何一个将帅,能打赢吗?朱勇,朱棣时代的名将,败得一塌糊涂,除此,还有谁能当此重任呢??(插一句,郭敬、朱勇的两支部队前锋精锐之师,兵力和也先相差无几甚至还略占优势,怎么就被也先砍瓜切菜般杀了个干干净净,而且似乎都没给敌人造成什么损失。太奇怪了,这里面难道没有问题吗?) [http://kksk.org/]整理,全文地址:http://kksk.org/tieku/r_29408_8.html 6park.com

作者:不要二分法 时间:2011-09-10 10:14 6park.com

(五)王振在赏赐问题上错了吗? 土木之战的起因,据载,是因为也先通过上贡来换取大量的赏赐,但有一次,也先冒报人数,骗取多余的赏金,让王振给拒绝了,惹怒了也先,于是,也先发动了对明朝的进攻。 “北虏来贡,寻遣兵寇边。时虏酋也先遣使二千余人进马,报作三千人。王振怒其诈,减去马价,虏使回报,遂失和好,发兵寇边。” (《皇明通纪》) “十四年春二月额森遣使二千余人进马,诈称三千人,王振怒其诈,减去马价,使加报,遂失和好。”(《明史纪事本末》) “初,额森屡贡,王振以藻饰太平为名,赏赉金帛无算,凡所请乞亦无不予。既而贡使日增,复虚其数以冒廪饩。是春,遣二千人贡马,号称三千。振怒其诈,令礼部复实,汰其虚报者不与,而所请又仅得五之一。额森恚怒,……”(《明通鉴》) 《本末》沿自《通纪》,以上看得分明,与《本末》成书相仿的《通鉴》也是清代人的作品,几书的提法,大同小异。但是,有关此论,《英宗实录》与《国榷》均无记载,而清编《明史》更是只字未提。有关王振激怒也先一事,肇始者,大概是写作《皇明通纪》的陈建。陈建此书写于正统十四年的近100年以后。按里说,这件事是土木之役的直接起因,《明史》没有,尚有笔墨惜爱之嫌;而皇皇《国榷》为何只字不提?当然,《国榷》《明史》的主要依据是“实录”,其正史的标榜,可能造成了某种谨慎。 先不论这个历史细节是否真实,我们要从历史逻辑的角度看一下这个细节。很明显,夏燮所言“藻饰太平”语,纯属个人主观倾向,这里就不再议论。关键问题在于,王振减免对方的“禀饩”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 有关这件事的对与错,是一个很不好评论的问题。它涉及朝贡的历史和变化。 《大明会典》“给赐二”卷记载:“明洪武二十六年定,…金银请长随内官关领…”从禁止太监涉政的明太祖开始,太监就已经涉足对外番的赏赐工作,虽然干的不值一提,但毕竟已经开了头,以后发生什么事,都不会让人奇怪了。这是王振参与赏赐的政策之源; 另外,是对外赏赐的不断增加。“永乐宣德中赐瓦剌顺宁王彩缎十表里,妃五表里。头目,一等者五表里,二等至四年者四表里。”到了正统二年,也就是英宗皇帝11岁那一年,赏“王”的为15表里,赏妃的为8表里,赏臣的,由一等至四等,分别为8、6、5、4表里;到了正统六年,赏给瓦剌大臣的东西已经达到过去给“王”的水平了。这一年,英宗15岁。赏赐标准的提升,与瓦剌的贪婪和明庭的求和意图是密切相关的。这个时候,王振还要受制于“三杨”,特别是张太皇太后,这些赏赐政策的制定者肯定不是王振。 另据《弇山堂别集》记载,正统二年、四年、六年、八年、九年、十四年等分别赐与脱欢、脱脱不花、也先等大量物品,由头都是对元蒙进马的回溃如果只赏赐头头脑脑们,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按祖宗之法,所有来朝贡的人都要赏赐,其赏赐量是非常可观的。据,《英宗实录》载:正统十四年一月已丑,北方及西北方来了一些使者上贡的使者,;回馈的情况记载如下:“赍金帛等物往使瓦剌也先处,人赏钞一百八十锭,采缎二表里,绢三疋,随从官军钞一百锭,采缎并绢如之。”另外,一月庚子,礼部宴请瓦剌的使臣及随从1799人,(疑为《纪事本末》所载的十四年二月,二者是一码事——待考)这些人是都要赏赐的。赏多少呢?明朝有“三倍于贡”的惯例,即反馈的东西的价值,是上贡物品的三倍。 由此,可以想见,明朝的财政将要承担多大的负担。当正统十四年二月,额森虚报上千人的时候,作为当时主政的王振,他如果还把朝庭的事当回事,他能听之任之吗?如果把这种朝贡关系放到今天,就是典型的易货交易。我们能听任国家利益受损吗?如果对方欺骗我们,我们能不予以惩罚吗? 因此,在这一点上,王振的处理是正确的。如果,由此而引起战争,我想,这样的仗是一定要打的! [http://kksk.org/]整理,全文地址:http://kksk.org/tieku/r_29408_9.html 6park.com

6park.com

喜欢南半球的巨蟹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南半球的巨蟹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