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土木堡之变的幕后:一场有预谋的政变(六)
送交者: 南半球的巨蟹[★品衔R5★] 于 2019-02-23 17:10 已读 16481 次 1 赞  

南半球的巨蟹的个人频道

作者:不要二分法 时间:2011-07-17 12:03 6park.com

现在我们知道即使形势危急,很多朝代都没有立长君,为什么?答案很简单:名分!继承制度!在古代宗法社会,继承有一套严格标准和制度,不是大臣说了算,必须按照“礼”。如果清朝大臣们以形势危急,国赖长君为由拥立恭亲王;如果南宋大臣们以形势危急,国赖长君为由另立皇帝,他们就破坏了名分!继承制度!他们就会成为叛逆!成为众矢之的,所以他们根本不敢另立新君(如果不是有非常强大的势力,他们是不可能违反继承制度的) 很多朝代的大臣都不敢做的事情,于谦及其一班大臣就做了,公然违背名分和继承制度!严重违背了“礼”。在中国古代,以“礼”治天下,“礼”代表着社会的秩序,破坏“礼”,就等于破坏了社会秩序,所以很多朝代的大臣,包括皇帝,都要遵守“礼”,以维护社会的秩序。但于谦及其一班大臣严重破坏“礼”,属于“谋逆”的行为不但没有受到史书的批评,反而得到了赞扬,不可思议,很明显,史书的书写者和他们是一伙的。 群臣不惜以“谋逆”之罪拥立朱祁钰是为什么?个人推测,群臣如果拥立太子,孙太后将和朱祁钰联合摄政,这是他们不希望看到的,而且一旦明英宗回归,必然“训政”,对其一系列“改革”不利,尤其对文官集团夺取兵权的计划不利。而通过拥立一向软弱的朱祁钰当皇帝,一来可以阻止孙太后分权干政;二来可以断绝一旦明英宗回归的“执政之路”;三来可以断绝朱祁钰的退路,以便更好的掌握朱祁钰。 在群臣拥立朱祁钰当皇帝的这个事件中,透露了一个非常可怕的信息:群臣竟然集体“谋逆”!而更可怕的是:居然没有一个大臣表示反对!甚至连暗地里的异议都没有! 这意味着什么?这不仅意味着群臣的“礼义廉耻”丧失殆尽,更体现出他们势力的强大,可以公然违背宗法社会的继承制度。面对如此严重违背礼法行为,“耿直”的大臣一个没出现,一向敢说话的言官一言不发,天下竟无一人提出反对0谋逆”群臣的势力之广,控制舆论之深,已经达到骇人听闻的地步! 最后想用一段古文总结评论这段历史,欧阳修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况为大臣而无廉耻,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1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又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第三章完! [http://kksk.org/]整理,全文地址:http://kksk.org/tieku/r_29408_4.html 6park.com

作者:不要二分法 时间:2011-08-06 17:10 6park.com

于谦与土木堡之变 看历史人物做事情的动机要看他所代表的利益集团的利益目标。对于谦的质疑不过是来自于几点事实: 1,自古凡是以弱胜强的战役,除非是天灾,强者必然都有内部不稳的迹象。比如苻坚肥水大败是扩张过快没有消化掉内部的诸多民族;隋炀帝征伐高句丽失败是内部杨玄感造反;辽国对女真的连番大败背后都有内部权利斗争的原因。土木堡事变里也依稀有内部斗争的痕迹,比如还没走到大同就开始军粮不足,很难说掌握后勤线的人没有出问题。所以说,土木堡失败的原因是内部权利斗争的可能性很高(至少比所谓“缺水”高)。 2,如果认为土木堡事变是内部问题,那如果从利益的获得方看来,于谦他们就是这场事变最大的得利者。 首先从私来看,当时大量随驾官员战死,空出的位置使得于谦等人得以上位,拥立新帝也是大功。青史留名更是巨大的诱惑。 其次从集团利益来看。明朝的文官背后往往与地方势力结合形成很大的利益共同体。于谦不是一个人上位,而是几乎整个领导集团的变更。这无疑会给其幕后代表的地方势力巨大的利益。 最后从整个文官利益上看,武将势力的衰弱有助于文官独章权柄,并可以藉此将武将势力彻底排挤出权利圈。 3,从法令上确立巡抚领兵的制度,并成为国家的所谓“祖制”,始作俑者就是于谦。事实上,明朝中期以后,对外战争中表现尚可的,几乎都是在某种情况下暂时得到指挥权的武将。戚继光是世袭千户。指掌戚家军是因为那是他自己新建的军队。同样的李成梁也是如此。李如松是继承李成梁的政治遗产。事实证明,于谦的巡抚领兵制度实际上是很失败的军事制度。从明代中期以后,明朝就几乎没有进攻性的战役。少数的闪光点无论是世袭千户戚继光,还是胡人出身的李成梁,都不是文人(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规模太小,而且还是内战)。 文官领兵不行不是因为其外行,而是文官势力渗透在整个明朝的政治权利中,这样的话很容易将政治矛盾引入到军事行动中。比如带兵文官需要靠胜利来提高其所在政治集团的影响力,而敌对的文官集团则千方百计拉后腿,借军事失败打击带兵的文官所在的集团。文人领兵会很容易将朝堂的斗争引入军事行动中,其结果往往会因为内部的巨大掣肘而失败。比如萨尔浒之战明军还未出城,其战略部署就被女真人得知,我觉得与其说明朝文官不懂得保密,没有听说过“君不密失其国,臣不密失其身”这句话,不如说其战役部署在朝堂上讨论后,被政敌有意泄露出去来的可信。 武将的势力比较简单,而且多是局限在某一地区。比如洪武朝时,朱棣想给蓝玉下绊子的话,除非二者共同作战,否则根本就没有办法。即使是联军,一般也会互相防范。而且事情搞大了的话,很容易殃及自身。 4.土木堡事变,蒙古也先队是从那里打进来的?主要战场在发生在那里?土木堡实际上是明军内线作战,其主力一直在明代统治区里,那其地方的物资以及情报支持是哪个省负责?答案是山西。 明军的主要后勤线在那里?其补给主要是从哪个省集结?答案是河南。那这样的话,河南和山西的主管是不是有罪?一年之前还总督两省政务,坐镇两省一十八年的于谦有没有责任?更何况于谦时任兵部侍郎,明军后勤归他直接掌管。 另外还有一点,也先的武器是哪里来的?明朝对蒙古实施的是很严格的物资禁运。铁器是其中禁运的重点。没有铁器,即使是骑射都会没有什么威力。一位网友亲手试过骨质箭头的威力。一把按清代技术手工制造的反曲弓,十五米内用骨质箭头,连厚一点的风衣都射不穿。而也先,不可能拿着这种东西来进犯,其旗下的头人们根本就不会一起来送死。所以说,也先部必然有铁器。 于谦坐镇两省十八年前,明代是什么时期?恰恰是明成祖最后一次北伐后没几年,明代处于军事上鼎盛的时期。这时候的蒙古人,不要说铁器,能有命就不错了。总之,我觉得于谦别的不说。土木堡之前总督两省十八年这个资历,就足够被诟病的。 所以说,评价于谦的话有几点事实: 1. 于谦在山西、河南巡抚十八年,时间太久,足够形成自己的地方势力 2,土木堡失败原因极有可能是源自内部的政治斗争。 3,土木堡之变的结果,其得利者为于谦等朝内留守文官和整个文官集团。 4,在疑似内讧的巨大失败后,以整个事件最大得利者身份上台的于谦,其军事制度的改革从军事上被证明是极其失败的,但是其对文官彻底压制武将有决定性的意义。 总结这三点,我觉得对于谦评级就不应该拔得太高。 当然这里的于谦不过是其代表的利益集团的门面,即使没有于谦,自然还有赵谦,李谦,孙谦。 第四章完! [http://kksk.org/]整理,全文地址:http://kksk.org/tieku/r_29408_4.html 6park.com

喜欢南半球的巨蟹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南半球的巨蟹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