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史海钩沉首页]·[所有跟帖]·[ 回复本帖 ] ·[热门原创] ·[繁體閱讀]·[版主管理]
土木堡之变的幕后:一场有预谋的政变(八)
送交者: 南半球的巨蟹[★品衔R5★] 于 2019-02-23 17:18 已读 16480 次  

南半球的巨蟹的个人频道

作者:不要二分法 时间:2011-08-28 18:50 6park.com

对于谦的质疑和评价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用事实说话才是道理。于谦在山西巡抚时就有金腰带了,穿的是貂裘之衣,几乎是天天要喝酒,是在他的诗中表现的,这是穷吗? 如果于谦不贪污,那就说明明朝的俸禄其实是非常高的。后来他没老婆了,儿子做官了,女儿又嫁掉了,一个人过了十余年,他凭什么就穷了,奇了怪了? 于谦的俸禄是多少? 他的儿子连个秀才都不是就成了五品官,人家是考了举人考进士,就是成了状元也不是个七品官,父子二人的俸禄上哪去了?请问上哪去了?! 在古代宗法社会,天地君亲师,在臣子的心中皇帝是胜过父母的,父母有错能恶毒咒骂和要打要杀吗?英宗有错可以指出,但也仍然要敬皇帝,而于谦和景帝不敬英宗路人皆知,于谦有句最恶毒的话:“(英宗)失国得罪祖宗,恐不足以示天下后世。”曹吉祥又问:“然则故太子如何?”又曰:“罪人之子也,已废不复。”上圣知之怒曰:“将于家自为之乎。” 于谦在宣德五年任兵部侍郎之后,20年不能任兵部尚书,在此期间许多的侍郎都任了兵部尚书,他心里是个什么滋味?当兵部尚书邝埜牺牲于土木堡之后,他的机会来了。所谓的于谦力阻,迁都才不成功的舆论很可笑,土木之变后,北京保卫战前后,地位高于于谦的起码有内阁首辅陈循、吏部尚书王直、礼部尚书胡滢,甚至于内阁中其他人如苗衷、高榖,在朝堂上都要比于谦更有发言权,声音可以更大(没任何资料表明他们中任何一位撤守京师,更别说郕王(后来景帝本人),于谦只不过是一个新任刚几天的兵部尚书(当然也重要),但不能把其作用无限放大,吹上天吧! 废明英宗,立郕王朱祁钰这才是于谦真正死因,因为这种事大臣中只有他才会表现最积极,原因是于在英宗朝资历最浅,相对于王直、陈循、胡濙等,于谦与英宗君臣之情肯定要淡得多,其实“国有长君,社稷之福”也不过是一句冠冕堂皇的借口,在内阁机制已经成型的当时,皇帝暂时缺席,太子幼小,国家机器会照常有效运转。何况还有郕王监国! 所谓的“北京保卫战”是于谦主持的,当时朝廷里面没有懂军事的人才吗?罗通和吴宁都比于谦懂军事啊,为什么要用一个从未领过兵的于谦? 通过“土木堡之变”和“北京保卫战”,于谦的好处滚滚而来,他的好处是: 1、兵部尚书, 2、少保, 3、儿子副千户, 4、太子太傅, 5、实质上的六卿之长,大权独揽, 6、封赠四代高官, 7、赐宅,8、景帝的宠臣,对其言听计从 9、总督军务, 10、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一个权臣应该得到的他都有了。 于谦在朝里主要做的就是全力维护文官集团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大权独揽及排除异己。在他所在的兵部,七年一共排斥了七个优秀 的兵部人才:1、罗通,2、吴宁,3、李贤、4、邹干、5、龚永吉、6、侯琎、7、杜堂,其中有六个 是兵部尚书的材料和资格。他亲自培养的是项文曜和王伟,这两个人怎么样你去研究好了。呵呵。到后来兵部就没有人才了,是最糟糕的时期了。看来他是嫉贤妒能吧。在于谦任兵部尚书之前,他在兵部只有不到两年的经历,其他时间是搞农业,在业务上是个新兵,就是有资格而已。 于谦在军队里的三大支柱是石亨、杨洪、柳溥三个人。其中两个在已巳之变中是有不救皇帝之罪的,是石和杨,其中两个是缩头乌龟胆小鬼,是杨和柳,这两个人在于谦的手下就没有一个立功表现。这就是他的用人的水平。于谦排斥的一个人其水平高出他十倍的是王骥,于谦任兵部尚书之后根本就不让他在北京,凡是和王骥有关系的一个不用和基本不用,这又是一长串的名字了。不在此列出了。文臣方面,看于谦和项文曜的关系,就知道他是个什么人了。满朝的人都说项文曜是个奸臣。而他是于谦最好的朋友。大家想想于谦是个什么人了吧。 王骥手下有一大批的文臣武将,基本上都是好汉子。而接近王骥的于谦是一个不用。为什么。想想吧。武将王骥是于谦的顶头上司,入士早他15年,是良师益友老前辈,于谦却“素不重骥”。 王骥没有什么抱屈的,王骥说人不可无忧国之心,不可有忧国之言。他想的就是国家了。在复辟后他对英宗说的是“受奸臣于谦陷害”,一切都明白了。你可以去看《明实录》,有一部几乎就是王骥表演的舞台,非常过瘾的。王骥用了许多的浙江人,如柴车。龚永吉、项文耀也用过,不过项不敢媚他,而敢媚于谦,是为什么? [http://kksk.org/]整理,全文地址:http://kksk.org/tieku/r_29408_6.html 6park.com

作者:不要二分法 时间:2011-08-28 18:53 6park.com

于谦在被王振下狱和被复辟后的明英宗下狱时,官员和百姓的反应反差太大。于谦在被王振下狱时,不但地方上的官僚老百姓帮他说话,连朝中重臣也为他求情,甚至连藩王都来为他求情,放了于谦后,于谦改任大理寺少卿。他们又集合了一万多人,要求朝廷派于谦重回山西、河南做巡抚。这里面问题很大,百姓、官员、藩王都来为一个人求情,世所罕见。有百姓为于谦求情也就罢了,但上至朝廷重臣,下至地方官吏,甚至藩王都来为于谦求情,这太奇怪了,太反常了。 如果于谦真的爱护百姓、不畏权贵、清正廉洁,那么那么多不同阶层为于谦请愿的行为就不可理解,于谦在山西、河南巡抚十八年,据说惩治贪官污吏、颇得民心,那么于谦下狱,那些于谦得罪的地方官吏、权贵们不仅没有落井下石,反而集体上书为于谦求情(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集合一万多人到北京,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够做到的),连与于谦没什么关系藩王也不惜冒着干政的危险为于谦说话,这是为什么?于谦的人格已经伟大到可以感化所有人的地步了吗?古代多少圣贤都没有做到的事,于谦难道做到了?于谦的人格力量超越所有的圣贤? 于谦是个人,不是神!但于谦却可以使百姓、官吏、藩王这些互相有严重利益分歧的群体同时为他说话,为什么?有一句话说得好:一个人怎么可能警察说他好,小偷也说他好呢?如果所有人都说他好,这个人就一定有问题! 如果于谦的人格力量不是超越了古往今来所有的圣贤,那于谦背后的问题就非常可怕了,于谦巡抚地方十八年,已经形成庞大的地方势力,从很多百姓来京城上书的情况看,这些人不是普通百姓,很可能是地方的乡绅和权贵,只有他们又这样的组织力量,可以组织1万多人去北京支持于谦。 而地方的官吏已经完全成为于谦的嫡系,甚至藩王都受过于谦的大恩或有重大把柄在于谦手中。个人认为有重大把柄在于谦手中可能性更大。乡绅、官吏、藩王和于谦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关系网和利益共同体。所以于谦出事,他们必救!于谦下狱,他们集合力量救了出来(如果仅凭一些百姓上书,王振会改主意?),于谦出来后,改任大理寺少卿。于谦不满意,和他们谋划,之后他们又集合了一万多人,要求朝廷派于谦重回山西、河南做巡抚。这是多么严重的事件,如果发生在现代都不得了,何况在讲究礼法的古代!而朝廷居然同意了,朝廷就没有人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吗?还是面对于谦庞大的势力不得不妥协? 山西河南不是动荡不安的地方,但于谦却可以巡抚十八年不换地方,朝廷不知道这样很危险吗?于谦那么久不换地方,不见朝廷有人对此说三道四,显然于谦得到了朝廷众多官员的支持和纵容,使得于谦可以在地方从容发展自己的势力,以致后来于谦的势力竟可以达到威逼朝廷,左右决策的地步。而这不过是文官集团在正统年间扩张自己势力的一个缩影。正是文官集团势力的大幅扩张,为后来的土木堡政变埋下了伏笔! [http://kksk.org/]整理,全文地址:http://kksk.org/tieku/r_29408_6.html 6park.com

6park.com

喜欢南半球的巨蟹朋友的这个贴子的话, 请点这里投票,“赞”助支持!
[举报反馈]·[ 南半球的巨蟹的个人频道 ]·[-->>参与评论回复]·[用户前期主贴]·[手机扫描浏览分享]·[返回史海钩沉首页]
帖子内容是网友自行贴上分享,如果您认为其中内容违规或者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

所有跟帖:        ( 主贴楼主有权删除不文明回复,拉黑不受欢迎的用户 )


    用户名:密码:[--注册ID--]

    标 题:

    粗体 斜体 下划线 居中 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插入Flash插入Flash动画


         图片上传  Youtube代码器  预览辅助

    打开微信,扫一扫[Scan QR Code]
    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

    楼主本栏目热帖推荐:

    >>>>查看更多楼主社区动态...






    [ 留园条例 ] [ 广告服务 ] [ 联系我们 ] [ 个人帐户 ] [ 版主申请 ] [ Contact us ]